
懷念與傳承——原住民族怎麼祭祖?
每年清明時節,除了漢人的掃墓祭祖,不同的原住民族也有專屬的祖靈祭儀,祭祖不只是儀式,更是與祖靈溝通、與文化連結的重要時刻。
【排灣族】土坂部落
每五年舉辦一次 #Maljeveq(祖靈祭),下一次將在2028年登場。儀式為期十五天,透過刺福球等傳統儀式,重新與祖靈締約、獲得祝福,也提醒族人謹守祖訓。
【卑南族】卡大地布部落
每年清明前後回到發祥地 #陸發岸(Revuavua'an)祭祖,穿上傳統服飾,獻酒獻唱,祈求祖靈庇佑。
【邵族】
則在農曆八月舉辦 Lus'an(祖靈祭),祭拜祖靈籃,也象徵著族人的新年。
族語不單是一種語言,更是與祖靈溝通、傳遞文化與記憶的重要媒介,透過族語,把思念傳達給祖先。
—
kaciuri anga nu tjaivililj a sema tjumaq a kicaciuran ta maljeveq i qinaljan.
下次一起回家參加祖靈祭吧!
⏭︎ 你們的部落有什麼祭祖文化呢?快來留言分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