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\ 說出口的話,決定社會包容的力量 /
adu / adju,
原本是排灣族女性友伴之間的互相稱呼,
隨著時代演變,部落中性別氣質陰柔的男性也會挪用這個用法。
不僅在排灣族中,臺灣社會也逐漸使用「adu(阿督)」展現出對差異的尊重與接納,成為包容的象徵。
相比之下,「娘炮」常被當今社會用來貶低不符合傳統性別表現的男性,排斥特定的性別氣質,帶有歧視和負面情緒。
然而,一個詞語背後的意涵,
往往需要依據使用情境來判定,
過去「Queer」也曾經是一個貶義詞,
但經過LGBTQ+ 社群的抗爭、重新建構「Queer」的定義,如今已經轉變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成為擁抱多元的性別差異的詞語。
這就是語言的力量——
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包容的語言來促進理解和接納
避免使用帶有偏見的語言加深隔閡,甚至造成傷害。
在一個日益多元與包容的社會中,我們應該選擇讓語言成為連結的力量,而非分裂的工具。